iT邦幫忙

2018 iT 邦幫忙鐵人賽
DAY 28
5
Modern Web

I Want To Know JS系列 第 28

JavaScript - Promise (1)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在上一篇中,我們介紹了 非同步 以及如何用 callback 實作,而這篇我們將開始介紹 ES6 的新語法 Promise。

在介紹 Promise 之前,我們會先更深入的了解一下使用 callback 會遇到甚麼問題。

就讓我們稍微修改 You Don't Know JS 上的例子來做說明吧!

callback 的問題

這是個關於信用卡扣款的例子。

今天有一個電商網站,為了想要製作一個慾望清單來增加客戶的購買率。為了製作這個慾望清單,在 survey 之後,決定套用一個專門用來統計資料的函式庫。

這個函式庫需要我們去呼叫一個 叫做 analyze 的 API 來做資料的統計。analyze 是一個非同步的函式,總共要帶入兩個參數:要統計的資料 data 以及 非同步執行完之後的操作 callback

因此套用第三方函式庫的 API 後,程式會變成這樣:

analyze({}, chargeMoney.bind(null, 100));

function chargeMoney(money) {
  console.log('charged ' + money);
}

// charged 100
// charged 100

一切看起來正常,結果新的版本上線之後,發現有的使用者竟然回報被扣款了兩次!?

事情大條了,但是你百思不得其解,畢竟在你程式中使用到扣款的地方只有單單這一行,而且你還曾為了寫出這段簡潔的程式而沾沾自喜過:

analyze({}, chargeMoney.bind(null, 100));

你很直覺的就發現可能是這個第三方函式庫有問題,追了一下發現果然:

function analyze(data, callback) {
  // analyze data
  callback();
  // some more codes
  callback();
}

這個第三方函式庫的 analyze API 竟然有 Bug,他呼叫了你的 callback 兩次,而你帶入的 callback 就偏偏是事關重要的扣款功能。

發現 callback 的問題

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發現,傳統的 callback 有一個特性:

  • 控制的反轉

使用傳統的 callback 方法就代表把非同步的控制權交給被呼叫的函式了,你無法控制被呼叫函式會怎麼呼叫你的 callback

這就是 callback 的一個大問題:

  • 可靠性不足

你無法控制第三方的函式會不會在 正確的時間點呼叫 以及 呼叫正確的次數 的 callback 函式,而這可能會引發災難。

Promise

因此 ES6 新增了一個新語法:Promise

Promise 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承諾,如果承諾兌現,就繼續做計畫好的下一件事;如果承諾被打破了,就不繼續做下一件事。

Promise 語法概述

Promise 的精隨就是要用來解決可靠性問題。先來看看 Promise 的用法:

var defer =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 
        // if success, resolve()
        // if fail, reject()
	})
	.then(laterOn)
	.catch(printError);

我們可以使用 new Promise 來創建一個新的 Promise。Promise 可以帶入一個函式,而這個函式又會被傳入兩個參數:resolve & reject

如果我們的 Promise 成功完成的話,就可以呼叫 resolve() 來回傳 Promise,接著我們就可以用 then 來接續這個非同步執行完後要做的動作。

如果我們的 Promise 失敗的話,就可以呼叫 reject() 來回傳 失敗原因,接著我們就可以用 catch 來接住錯誤。

當 Promise 被解析成 resolve 或 reject 之後,其值就無法再被改變。

回到範例

接著讓我們回到信用卡的範例,但這次,我們要試試看 Promise 能不能真的解決可靠性的問題。

先來看我們的第三方函式庫,假設他們是使用 Promise 的語法犯了錯,很不小心的執行了 resolve 兩次:

function analyze(data) {
  return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
	// something else
    // analyze data
    resolve();
    // some more codes
    resolve();
  })
}

而我們的程式使用 Promise 改成這樣:

analyze({})
  .then(chargeMoney.bind(null, 100));

function chargeMoney(money) {
  console.log('charged ' + money);
}

// charged 100

很神奇的,竟然換成 Promise 之後就沒有被重複扣款了!?

這是因為我們前面所說的:當 Promise 被解析成 resolve 或 reject 之後,其值就無法再被改變,而就算你呼叫 resolve 兩次,第二個 resolve 也不會再被解析。

更重要的是,我們現在不在需要傳入 callback 給 analyze ,而是換成 analyze 回傳的是一個 Promise,等到 analyze 完成了自己的非同步動作,才會由我們執行 chargeMoney 函式,而我們也並沒有 chargeMoney 兩次,所以他當然只會扣一次款而已。

發現 Promise 的精隨

因此我們可以看到 Promise 的兩大重點

  • 可靠

    我們可以信任 Promise 回傳的東西,這回傳值一旦回傳就無法被更改。

  • 控制回歸

    我們將執行 callback 的控制權拿回來了,現在如何使用 callback 由我們自己操控。

小結

在這篇中,我們探討了 callback 的特性 與 問題

  • callback 特性:控制的反轉

    因此造成了以下的問題

  • callback 的問題:可靠性不足
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ES6 新增了新語法 Promise。

因為 Promise 是為了解決上述的兩大問題所以他當然有以下兩個特點:

  • 可靠

    Promise 回來的東西是可信任的,一旦回傳就無法被更改。

  • 控制回歸

    將執行 callback 的控制權回歸自己的程式。

參考

You Don't Know JS: async & performance

http://www.ghostchina.com/promises-the-sync-problem-part-1/


上一篇
JavaScript - 非同步執行
下一篇
JavaScript - Promise (2)
系列文
I Want To Know JS32
圖片
  直播研討會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1 則留言

0
piayru
iT邦新手 5 級 ‧ 2020-02-10 17:11:41

覺得這系列寫得很棒!

例題也可以讓人清楚的了解各部分的特性

謝謝~

很開心能幫助到你 /images/emoticon/emoticon12.gif

我要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